三江縣位于桂、湘、黔三?。▍^)交界處,全縣總面積2454平方公里,現轄15個鄉鎮,總人口41.8萬人,主要居民為侗、苗、瑤、壯、漢等民族,戶籍人口中侗族人口占58%,是廣西唯一的侗族自治縣,也是全國5個侗族自治縣中侗族人口最多的縣份,素有“千年侗寨·夢縈三江”和“中國侗族在三江”的美譽。
三江交通優勢明顯,區位優勢突出。貴廣高鐵、焦柳鐵路、廈蓉高速、209國道、321國道在縣城交匯,三江南站是全國首個少數民族縣級動車始發站,可直通桂林、南寧、廣州、貴陽等城市,是桂湘黔三?。▍^)交界的交通樞紐,是大桂林旅游圈、黔東南旅游圈和珠三角旅游圈的重要站點。
三江生態環境宜人,休閑養生勝地。三江屬于亞熱帶南嶺濕潤氣候區,境內植被茂盛,江河密布,森林覆蓋率達79.7%,全年平均氣溫為17—19℃之間,空氣環境質量保持國家一級標準,負氧離子含量為二級標準以上,養生資源得天獨厚,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保護區、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2022年獲得“中國天然氧吧”稱號。
三江旅游資源豐富,民族風情濃郁。三江侗族木結構建筑群聞名于世,目前,全縣共有鼓樓230余座,風雨橋200余座。境內有4A級景區6個,3A級景區4個,區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37個,侗族村寨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預備名錄5個,侗族大歌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2年10月,八江鎮歸令村、老堡鄉白文村入選第六批中國傳統村落,當前全縣共有中國傳統村落21個、廣西傳統村落33個。三江先后獲得“亞洲金旅獎最具民俗特色旅游縣”“中國文化先進縣”“全國旅游標準化示范縣”“中國旅游潛力百強縣”等榮譽。
三江生態產業優良,農副產品豐富。三江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大力發展“兩茶一木,種稻養魚”特色生態產業,現有茶園面積21萬畝,年產值25億元;油茶林面積61.7萬畝,年產值5.2億元;稻田綜合種養面積8.26萬畝,年產值1.5億元。2022年圓滿承辦廣西三江油茶文化節、第四屆廣西稻漁豐收節暨“慶農民豐收·三江稻漁文化節”等活動,先后榮獲茶業百強縣、茶業助力鄉村振興示范縣、白茶產業統籌發展先行縣域等榮譽稱號。
初步預計,2022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3.9%,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2.61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2.47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6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26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2.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6.9%。2020年、2021年連續獲評“廣西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實現縣域經濟發展“兩連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