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 id="zbnke"><track id="zbnke"></track></mark>
<ins id="zbnke"><option id="zbnke"></option></ins>


    1. <menuitem id="zbnke"></menuitem>
      關于《三江侗族自治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的解讀
      來源: 三江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   發布日期: 2023-02-17 17:00    | 瀏覽量:|
      • 字體大小:[
      • ]

      一、背景依據

      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辦公室關于印發全區第四輪礦產資源規劃編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桂自然資辦〔2020169號)有關要求,三江侗族自治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組織開展《三江侗族自治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編制工作。

      《規劃》編制主要依據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礦產資源規劃編制實施辦法》(國土資源部令第55號)等法律法規,《自然資源部關于開展第四輪礦產資源規劃(2021-2025年)編制工作的通知》(自然資發〔202043號)、《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印發<省級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編制技術規程><市縣級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編制要點>的通知》(自然資辦發〔202019號)、《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辦公室關于印發全區第四輪礦產資源規劃編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桂自然資辦〔2020169號)、《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關于開展我區第四輪市、縣級礦產資源規劃編制技術規程的通知》(桂自然資發〔2020295號)等部門規章,《三江侗族自治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廣西壯族自治區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柳州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三江侗族自治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等相關要求和規劃。

      二、征求意見及協調處理情況

      《規劃》在前期專題研究階段征求了行業專家意見,對專家提出的修改意見全部予以采納。

      《規劃》在編制過程中柳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對《規劃》進行了預審,評審小組提出了85條意見,經研究,采納83條(含部分采納)、不采納2條。《規劃》征求了三江侗族自治縣發展改革委、工信局、財政局、生態環境局、住建局、交通局、應急局、水利局、文旅局、農業農村局、林業局、公安局等相關部門的意見,共收集縣級各部門意見2條,其中采納2條、不采納0條。三江侗族自治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組織了聽證會,共收集各方意見5條,其中采納5條、不采納0條。《規劃》經柳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審查,征求了柳州市林業和園林局、生態環境局、交通運輸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等相關市直單位和規劃局相關科室意見共13條,其中采納12條、不采納1條。不采納的意見主要是與規劃編制技術規程或與實際情況不相符的意見。

      三、規劃目標

      2025年,三江侗族自治縣普通建筑材料用砂石土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布局不斷優化,實現優勢資源增儲上產,提高礦產資源保障能力;礦山結構和布局進一步優化,礦產資源規模開采水平提高;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水平提高。踐行綠色礦業發展理念,以技術創新為動力,健康的礦業市場為導向,推進礦業高質量發展;因地制宜,強化礦區生態保護修復工作,礦區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礦產資源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得到全面提高,以市場為主導的礦產資源優化配置體系不斷完善。

      礦業經濟穩步提高。保障三江侗族自治縣十四五經濟發展建設的資源需求,重點開發利用建筑用砂巖、建筑石料用灰巖、磚瓦用頁巖等礦產資源。到2025年,預期全縣普通建筑材料用砂石土礦山年開采總量達200萬噸,礦業產值力爭達到5000萬元。

      資源保障進一步夯實。加強普通建筑材料用砂石土礦產的勘查力度,預期新發現建筑石料用灰巖大中型礦產地1,預期新增查明建筑石料用灰巖資源量3000萬噸。

      礦產資源開發利結構不斷優化。加強優勢礦產開發利用,提高礦業開發準入門檻,持續優化礦山開發利用結構,提高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規劃期內,三江侗族自治縣采礦權總數預期10個以內,其中建筑用砂石采礦權控制在5個以內。力爭到2025年全縣大中型礦山比例達到60%以上,其中非金屬礦山大中型比例達到70%,建筑用砂石礦山大中型比例達到75%。全縣生產礦山三率水平達標率達到90%以上。

      綠色礦業發展成效顯著。新建和生產礦山以綠色礦山建設規范要求進行建設,所有應建礦山全部達標建成綠色礦山。有效提升綠色礦山建設質量,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嚴格落實礦山企業礦區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促進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發展。

      礦產資源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得到全面提高。進一步完善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礦產資源管理體制,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實現依法、依規、有序管理。全面推行和優化礦產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穩步推進凈采礦權競爭出讓,20227月起,砂石土類礦產實行凈采礦權出讓。落實規劃各項調控指標;落實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和土地復墾制度;嚴打非法礦業活動,確保礦業市場秩序。

      2035年,礦業領域生態文明建設全面實現,礦產資源結構布局穩定成型,實現礦業集約開發集、規模開發和資源高效利用,礦業高質量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協調一致,大中型智慧礦山建設基本完成,形成綠色礦業發展新格局;礦產資源管理和礦業權市場監管制度更趨完善,三江侗族自治縣礦業綠色、安全、創新、協調的礦產資源保障體系基本建立。

      四、主要內容

      《規劃》文本分為6章,附表12個,附圖2張?!兑巹潯分饕獌热菔牵?/span>客觀分析三江侗族自治縣礦業現狀與形勢的基礎上,規劃期內落實上級規劃在三江侗族自治縣的部署,同時縣內礦產勘查開發與保護布局、開發強度管控、礦產資源高效利用與礦業綠色發展、規劃實施管理進行了詳細安排。

      總則。闡述了規劃編制的目的、依據、效力,確定規劃基期和規劃期。

      第一章,現狀與形勢。主要分析三江侗族自治縣2020年礦產資源及礦業發展現狀,評估第三輪規劃實施成效,客觀判斷三江侗族自治縣礦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和新挑戰。

      第二章,指導思想、原則與規劃目標。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屆及系列全會精神,落實礦產資源工作新的職責定位,以保障地方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為根本目標,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礦產資源為重點,提出了規劃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從市情、礦情出發,合理制定規劃目標,在礦業經濟、礦產資源勘查、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等3個方面設置了8項指標,其中約束性指標2項,預期性指標6項。約束性指標主要包括:建筑用砂石采礦權數量、應建礦山綠色礦山建成比例2項。

      第三章,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與保護布局。綜合考慮國家和自治區相關政策、三江侗族自治縣礦產資源稟賦情況、產業發展需求等因素,明確重點勘查、限制勘查礦種,重點開采、限制開采、禁止開采礦種。根據三江侗族自治縣資源稟賦和開發利用特點,明確了礦產資源開發重點和礦業發展方向??臻g布局方面,落實自治區規劃在三江侗族自治縣劃定的勘查規劃區塊2,落實柳州市規劃在三江侗族自治縣劃定的其他非金屬礦產開采規劃區塊1,自主劃定砂石土礦產開采規劃區塊13個。

      第四章,礦產資源開發強度管控。落實柳州市下發的三江侗族自治縣采礦權指標數和砂石資源產能調控指標。明確了全縣普通建筑材料用砂石土礦山年開采總量預期達到200萬噸。提出到2025年全縣大中型礦山比例達到60%以上,其中非金屬礦山大中型比例達到70%,建筑用砂石礦山大中型比例達到75%。從開采空間、辦礦資質、環境保護、開采規模、安全生產、資源利用水平等6方面提高三江侗族自治縣礦業準入門檻。

      第五章,礦產資源高效利用與礦業綠色發展。統籌強化礦產高效利用、技術升級、調整結構、綠色礦山建設、礦區生態保護等方面工作部署,提出全應建礦山100%建成綠色礦山目標,部署綠色礦山建設安排,促進礦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章,規劃實施管理。實施監督評估、嚴格實行對規劃項目的審核制度、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規劃管理信息化水平等方面,提出保證規劃實施的相關措施。

      、執行標準

      《規劃》嚴格執行《柳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三江侗族自治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及上級管理部門有關法律、規定和要求。

      六、注意事項

      (一)強化規劃的銜接和落實。《規劃》與《廣西壯族自治區礦產資源規劃(2021-2025年)》《柳州市礦產資源規劃(2021-2025年)》《三江侗族自治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三江侗族自治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及相關區域經濟規劃、產業規劃等進行了充分的銜接,吸納了相關規劃思想、規劃內容,為高質量編制好《規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確保上級規劃的主要任務和重點工程落實到位。

      (二)做好規劃的組織實施。做好《規劃》實施的組織、協調、督導等工作,保障規劃目標、任務落實落地。做好規劃實施的年度計劃和經費預算,嚴格按照規劃目標和進度安排,有序推進實施。

      七、關鍵詞詮釋

      1.應建礦山:指有效期內的正常生產(新建、在建)礦山(不包括有效期在2022年底之前屆滿且無延續需求或不具備延續條件的礦山),應建礦山由市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提出,經自治區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審核后以年度清單方式列出確定。

      2.重點生態功能區(縣):指承擔水源涵養、水土保持、防風固沙和生物多樣性維護等重要生態功能,關系較大范圍區域的生態安全,需要在國土空間開發中限制進行大規模高強度工業化城鎮化開發,以保持并提高生態產品供給能力的區(縣)。

      3.“凈采礦權出讓:指采礦權出讓前期的相關工作處理到位,使競得人不受土地、林地、地面附著物等權益制約,且競得后可直接辦理采礦許可登記,并能順利進場開展礦山建設的擬出讓采礦權。

      4.建筑用砂石:指用于提供建筑碎石、砂子等石料的礦產,包括建筑石料用灰巖、花崗巖、白云巖、大理巖、輝綠巖、安山巖、砂巖、閃長巖、凝灰巖等礦種。

      5.“一樞紐、兩中心、三基地、三示范一樞紐,即打造桂湘黔三?。▍^)邊區現代交通樞紐,形成以三江為節點、連接桂林、柳州中心城市、輻射湘黔周邊縣市的高鐵、高速和水路交通樞紐;兩中心,即建設桂湘黔邊區民族文化旅游生態休閑養生中心和邊區區域現代商貿物流中心;三基地,即廣西重要的茶葉基地、茶油基地和高山稻魚基地;三示范,即建設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國家食品安全示范縣。

      6.“三區三線:是根據農業空間、生態空間、城鎮空間三個區域,分別對應劃定的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生態保護紅線三條控制線。

      其它名詞解釋詳見《規劃》編制說明《名詞解釋》。

      八、新舊規劃差異

      三江侗族自治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負責組織編制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規劃以及相關的專項規劃,礦產資源規劃屬于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下的專項規劃,因此本輪規劃與上一輪規劃的主要差異體現在:一是《規劃》以《三江侗族自治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為依據,在國土空間規劃的框架上對礦產資源規劃勘查開發布局進行合理安排,與上報國務院的《三江侗族自治縣生態紅線劃定方案》進行了充分銜接,按照宏觀布局避讓自然保護地核心區、《規劃》設置的資源配置布局符合三條控制線管控要求。二是著重生態文明建設。在與相關上級規劃銜接的基礎上,制定了應建綠色礦山建設計劃,提出到2025年底全縣所有應建礦山分批達標建成綠色礦山,從2023年起,持續推進現有礦山綠色礦山建設力度,對非應建礦山且具備條件建設綠色礦山的,繼續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工作、推行綠色生產等具體措施。三是貫徹落實自治區、柳州市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要求,制定工作方案,統籌推進半邊山、一面墻式礦山整改工作。

      九、特色亮點

      (一)規劃剛性得到增強??茖W編制規劃,制定了合理的、可量化的、可考核的、清晰的目標和任務,易于日常工作的開展和管理。在采礦權數量管控方面,嚴格落實上級規劃制定的采礦權總數、建筑用砂石數量2層指標,其中采礦權總數屬預期性指標,建筑用砂石數量屬于約束性指標,層層管控,從而保證礦山數量不突破各層指標數。

      (二)空間布局得到優化。《規劃》充分銜接國土空間規劃,解決了三條控制線內外規劃布局問題:原則上在三條控制線外設置新立的勘查規劃區塊、開采規劃區塊;在三條控制線內且符合管控要求的已有礦業權,設置相關規劃區塊;三條控制線內不符合管控要求的已有礦業權,不再劃定相關區塊,按要求退出。

      (三)合理制定礦業發展方向。根據三江侗族自治縣各區域資源稟賦和開發利用特點,制定礦產資源開發重點和礦業發展方向,推進各區域優勢礦產資源集約開發,統籌推進全縣礦業協調發展。

      (四)促進礦業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慮三江侗族自治縣當前采礦權使用現狀和未來發展需求,嚴格落實上級規劃制定的建筑用砂石采礦權指標,圍繞礦業綠色發展、產業鏈延伸等方面,發展建筑用砂石、磚瓦用頁巖等優勢資源產業,在空間上進行相應布局安排。



      【打印正文】
      分享本文至:

      政策解讀

      關于《三江侗族自治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的解讀

        發布日期: 2023-02-17 17:00

      來源: 三江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一、背景依據

      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辦公室關于印發全區第四輪礦產資源規劃編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桂自然資辦〔2020169號)有關要求,三江侗族自治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組織開展《三江侗族自治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編制工作。

      《規劃》編制主要依據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實施細則》《礦產資源規劃編制實施辦法》(國土資源部令第55號)等法律法規,《自然資源部關于開展第四輪礦產資源規劃(2021-2025年)編制工作的通知》(自然資發〔202043號)、《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印發<省級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編制技術規程><市縣級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編制要點>的通知》(自然資辦發〔202019號)、《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辦公室關于印發全區第四輪礦產資源規劃編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桂自然資辦〔2020169號)、《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關于開展我區第四輪市、縣級礦產資源規劃編制技術規程的通知》(桂自然資發〔2020295號)等部門規章,《三江侗族自治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廣西壯族自治區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柳州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三江侗族自治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等相關要求和規劃。

      二、征求意見及協調處理情況

      《規劃》在前期專題研究階段征求了行業專家意見,對專家提出的修改意見全部予以采納。

      《規劃》在編制過程中柳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對《規劃》進行了預審,評審小組提出了85條意見,經研究,采納83條(含部分采納)、不采納2條。《規劃》征求了三江侗族自治縣發展改革委、工信局、財政局、生態環境局、住建局、交通局、應急局、水利局、文旅局、農業農村局、林業局、公安局等相關部門的意見,共收集縣級各部門意見2條,其中采納2條、不采納0條。三江侗族自治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組織了聽證會,共收集各方意見5條,其中采納5條、不采納0條。《規劃》經柳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審查,征求了柳州市林業和園林局、生態環境局、交通運輸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等相關市直單位和規劃局相關科室意見共13條,其中采納12條、不采納1條。不采納的意見主要是與規劃編制技術規程或與實際情況不相符的意見。

      三、規劃目標

      2025年,三江侗族自治縣普通建筑材料用砂石土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布局不斷優化,實現優勢資源增儲上產,提高礦產資源保障能力;礦山結構和布局進一步優化,礦產資源規模開采水平提高;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水平提高。踐行綠色礦業發展理念,以技術創新為動力,健康的礦業市場為導向,推進礦業高質量發展;因地制宜,強化礦區生態保護修復工作,礦區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礦產資源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得到全面提高,以市場為主導的礦產資源優化配置體系不斷完善。

      礦業經濟穩步提高。保障三江侗族自治縣十四五經濟發展建設的資源需求,重點開發利用建筑用砂巖、建筑石料用灰巖、磚瓦用頁巖等礦產資源。到2025年,預期全縣普通建筑材料用砂石土礦山年開采總量達200萬噸,礦業產值力爭達到5000萬元。

      資源保障進一步夯實。加強普通建筑材料用砂石土礦產的勘查力度,預期新發現建筑石料用灰巖大中型礦產地1,預期新增查明建筑石料用灰巖資源量3000萬噸。

      礦產資源開發利結構不斷優化。加強優勢礦產開發利用,提高礦業開發準入門檻,持續優化礦山開發利用結構,提高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規劃期內,三江侗族自治縣采礦權總數預期10個以內,其中建筑用砂石采礦權控制在5個以內。力爭到2025年全縣大中型礦山比例達到60%以上,其中非金屬礦山大中型比例達到70%,建筑用砂石礦山大中型比例達到75%。全縣生產礦山三率水平達標率達到90%以上。

      綠色礦業發展成效顯著。新建和生產礦山以綠色礦山建設規范要求進行建設,所有應建礦山全部達標建成綠色礦山。有效提升綠色礦山建設質量,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嚴格落實礦山企業礦區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促進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發展。

      礦產資源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得到全面提高。進一步完善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礦產資源管理體制,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實現依法、依規、有序管理。全面推行和優化礦產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穩步推進凈采礦權競爭出讓,20227月起,砂石土類礦產實行凈采礦權出讓。落實規劃各項調控指標;落實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和土地復墾制度;嚴打非法礦業活動,確保礦業市場秩序。

      2035年,礦業領域生態文明建設全面實現,礦產資源結構布局穩定成型,實現礦業集約開發集、規模開發和資源高效利用,礦業高質量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協調一致,大中型智慧礦山建設基本完成,形成綠色礦業發展新格局;礦產資源管理和礦業權市場監管制度更趨完善,三江侗族自治縣礦業綠色、安全、創新、協調的礦產資源保障體系基本建立。

      四、主要內容

      《規劃》文本分為6章,附表12個,附圖2張?!兑巹潯分饕獌热菔牵?/span>客觀分析三江侗族自治縣礦業現狀與形勢的基礎上,規劃期內落實上級規劃在三江侗族自治縣的部署,同時縣內礦產勘查開發與保護布局、開發強度管控、礦產資源高效利用與礦業綠色發展、規劃實施管理進行了詳細安排。

      總則。闡述了規劃編制的目的、依據、效力,確定規劃基期和規劃期。

      第一章,現狀與形勢。主要分析三江侗族自治縣2020年礦產資源及礦業發展現狀,評估第三輪規劃實施成效,客觀判斷三江侗族自治縣礦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和新挑戰。

      第二章,指導思想、原則與規劃目標。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屆及系列全會精神,落實礦產資源工作新的職責定位,以保障地方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為根本目標,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礦產資源為重點,提出了規劃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從市情、礦情出發,合理制定規劃目標,在礦業經濟、礦產資源勘查、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等3個方面設置了8項指標,其中約束性指標2項,預期性指標6項。約束性指標主要包括:建筑用砂石采礦權數量、應建礦山綠色礦山建成比例2項。

      第三章,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與保護布局。綜合考慮國家和自治區相關政策、三江侗族自治縣礦產資源稟賦情況、產業發展需求等因素,明確重點勘查、限制勘查礦種,重點開采、限制開采、禁止開采礦種。根據三江侗族自治縣資源稟賦和開發利用特點,明確了礦產資源開發重點和礦業發展方向??臻g布局方面,落實自治區規劃在三江侗族自治縣劃定的勘查規劃區塊2,落實柳州市規劃在三江侗族自治縣劃定的其他非金屬礦產開采規劃區塊1,自主劃定砂石土礦產開采規劃區塊13個。

      第四章,礦產資源開發強度管控。落實柳州市下發的三江侗族自治縣采礦權指標數和砂石資源產能調控指標。明確了全縣普通建筑材料用砂石土礦山年開采總量預期達到200萬噸。提出到2025年全縣大中型礦山比例達到60%以上,其中非金屬礦山大中型比例達到70%,建筑用砂石礦山大中型比例達到75%。從開采空間、辦礦資質、環境保護、開采規模、安全生產、資源利用水平等6方面提高三江侗族自治縣礦業準入門檻。

      第五章,礦產資源高效利用與礦業綠色發展。統籌強化礦產高效利用、技術升級、調整結構、綠色礦山建設、礦區生態保護等方面工作部署,提出全應建礦山100%建成綠色礦山目標,部署綠色礦山建設安排,促進礦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章,規劃實施管理。實施監督評估、嚴格實行對規劃項目的審核制度、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規劃管理信息化水平等方面,提出保證規劃實施的相關措施。

      、執行標準

      《規劃》嚴格執行《柳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三江侗族自治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及上級管理部門有關法律、規定和要求。

      六、注意事項

      (一)強化規劃的銜接和落實。《規劃》與《廣西壯族自治區礦產資源規劃(2021-2025年)》《柳州市礦產資源規劃(2021-2025年)》《三江侗族自治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三江侗族自治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及相關區域經濟規劃、產業規劃等進行了充分的銜接,吸納了相關規劃思想、規劃內容,為高質量編制好《規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確保上級規劃的主要任務和重點工程落實到位。

      (二)做好規劃的組織實施。做好《規劃》實施的組織、協調、督導等工作,保障規劃目標、任務落實落地。做好規劃實施的年度計劃和經費預算,嚴格按照規劃目標和進度安排,有序推進實施。

      七、關鍵詞詮釋

      1.應建礦山:指有效期內的正常生產(新建、在建)礦山(不包括有效期在2022年底之前屆滿且無延續需求或不具備延續條件的礦山),應建礦山由市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提出,經自治區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審核后以年度清單方式列出確定。

      2.重點生態功能區(縣):指承擔水源涵養、水土保持、防風固沙和生物多樣性維護等重要生態功能,關系較大范圍區域的生態安全,需要在國土空間開發中限制進行大規模高強度工業化城鎮化開發,以保持并提高生態產品供給能力的區(縣)。

      3.“凈采礦權出讓:指采礦權出讓前期的相關工作處理到位,使競得人不受土地、林地、地面附著物等權益制約,且競得后可直接辦理采礦許可登記,并能順利進場開展礦山建設的擬出讓采礦權。

      4.建筑用砂石:指用于提供建筑碎石、砂子等石料的礦產,包括建筑石料用灰巖、花崗巖、白云巖、大理巖、輝綠巖、安山巖、砂巖、閃長巖、凝灰巖等礦種。

      5.“一樞紐、兩中心、三基地、三示范一樞紐,即打造桂湘黔三?。▍^)邊區現代交通樞紐,形成以三江為節點、連接桂林、柳州中心城市、輻射湘黔周邊縣市的高鐵、高速和水路交通樞紐;兩中心,即建設桂湘黔邊區民族文化旅游生態休閑養生中心和邊區區域現代商貿物流中心;三基地,即廣西重要的茶葉基地、茶油基地和高山稻魚基地;三示范,即建設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國家食品安全示范縣。

      6.“三區三線:是根據農業空間、生態空間、城鎮空間三個區域,分別對應劃定的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生態保護紅線三條控制線。

      其它名詞解釋詳見《規劃》編制說明《名詞解釋》。

      八、新舊規劃差異

      三江侗族自治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負責組織編制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規劃以及相關的專項規劃,礦產資源規劃屬于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下的專項規劃,因此本輪規劃與上一輪規劃的主要差異體現在:一是《規劃》以《三江侗族自治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為依據,在國土空間規劃的框架上對礦產資源規劃勘查開發布局進行合理安排,與上報國務院的《三江侗族自治縣生態紅線劃定方案》進行了充分銜接,按照宏觀布局避讓自然保護地核心區、《規劃》設置的資源配置布局符合三條控制線管控要求。二是著重生態文明建設。在與相關上級規劃銜接的基礎上,制定了應建綠色礦山建設計劃,提出到2025年底全縣所有應建礦山分批達標建成綠色礦山,從2023年起,持續推進現有礦山綠色礦山建設力度,對非應建礦山且具備條件建設綠色礦山的,繼續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工作、推行綠色生產等具體措施。三是貫徹落實自治區、柳州市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要求,制定工作方案,統籌推進半邊山、一面墻式礦山整改工作。

      九、特色亮點

      (一)規劃剛性得到增強??茖W編制規劃,制定了合理的、可量化的、可考核的、清晰的目標和任務,易于日常工作的開展和管理。在采礦權數量管控方面,嚴格落實上級規劃制定的采礦權總數、建筑用砂石數量2層指標,其中采礦權總數屬預期性指標,建筑用砂石數量屬于約束性指標,層層管控,從而保證礦山數量不突破各層指標數。

      (二)空間布局得到優化。《規劃》充分銜接國土空間規劃,解決了三條控制線內外規劃布局問題:原則上在三條控制線外設置新立的勘查規劃區塊、開采規劃區塊;在三條控制線內且符合管控要求的已有礦業權,設置相關規劃區塊;三條控制線內不符合管控要求的已有礦業權,不再劃定相關區塊,按要求退出。

      (三)合理制定礦業發展方向。根據三江侗族自治縣各區域資源稟賦和開發利用特點,制定礦產資源開發重點和礦業發展方向,推進各區域優勢礦產資源集約開發,統籌推進全縣礦業協調發展。

      (四)促進礦業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慮三江侗族自治縣當前采礦權使用現狀和未來發展需求,嚴格落實上級規劃制定的建筑用砂石采礦權指標,圍繞礦業綠色發展、產業鏈延伸等方面,發展建筑用砂石、磚瓦用頁巖等優勢資源產業,在空間上進行相應布局安排。




      版權所有 廣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政府
      地址/AD: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江峰街7號
      政府熱線:0772-8612234 維護電話:0772-8611297
      網站標識碼:4502260001
      日本寂寞老妇日屄